Pages

2016年8月18日 星期四

為什麼麵條讓人變笨

書名:為什麼麵條讓人變笨
作者: 烏里西‧史特倫茲
出版社:商週
相關內容


健康生活=飲食+跑步

飲食=無醣飲食(生酮飲食)=無碳水化合物+無糖

  =不吃(糖,蛋糕,汽水,酒精,麵,米,披薩,麵包,太甜的葡萄或香蕉或巧克力)

  =可吃蛋白質(魚,肉,蛋,奶,豆類)+蛋白奶昔+凝孔+蜂蜜或漿果+種子

  =吃蛋白質+維生素(疏菜)+黑巧克力+脂肪(油類或肉)──omega 3脂肪酸


內容節錄
  • 人體需要脂肪去打造新的細胞。
  • omega 3脂肪酸,利於大腦、心臟、血管、眼睛。
  • 碗豆讓人苗條。
  • 攝取純蛋白之後,身體會燃燒額外的熱量。
  • 瘦子的秘密:肝臟會將脂肪酸分解成酮體,酮體提高了脂肪的燃燒。
  • 造成肥胖的元凶,是碳水化合物。
  • 同時吃,碳水化合物+脂肪=肥胖。
  • 單吃脂肪,不同時吃碳水化合物,不會造成肥胖,反而會多燃燒脂肪。
  • 在深夜、早晨、上午,絕對不能攝取碳水化合物。
  • 每天至少連續10到14小時不吃碳水化合物。
  • 跑步,,可增生健康的微血管,體內含氣量增加,加速脂肪燃燒。
  • 年紀大的人增強記憶力:omega3、維生素C、椰子油、咖啡。
  • 腹瀉和噁心是身體必須先熟悉新的食物組合,需要其他的酶去代謝那些養料。直到身體可以處理這些物質,才會好轉。
  • 新的行為必須持續大約三個月,才足以讓大腦將其當作「正常的」儲存起來,最終才會變成一種自然反應。
  • 血液細胞分析http://drstrunz.de/bluttuning.php

2016年8月15日 星期一

為什麼你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



書名:為什麼你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
原文作者:Wayne W. Dyer
譯者:林麗冠
出版社:如果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3/10
書訊資料




如果把別人的肯定當成一種需要,那你永遠不會快樂。
如果不讓你關心的人去做他們選擇的事情,那你永遠無法明白愛。
如果用際遇和他人的感受決定自己的價值,那你永遠無法明白什麼是價值。
問題不在於「世界」是什麼樣子,而在於「你」選擇成為什麼樣子。
  
「有人說」、「我不能」、「我應該」、「我擔心」、「這不公平」、「都是你害我的」,
這些都是你自己製造出來妨礙你追求幸福人生的藉口,
世界上,喜歡你和討厭你的人永遠是50對50,
你可以決定自己想怎麼做,不需要別人的認可。
公平、責任、內疚、憂慮、別人的期望、遵循傳統……這些都是束縛住你的錯誤觀念,
丟棄它們吧,
當你真實地面對自我,就是邁向充實人生的第一步。
  
個人成長的經歷、社會集體制約的力量、對價值觀的認知,甚至大腦的獎勵機制,
都能提供你無窮盡的藉口,讓你停滯不前,不敢為自己踏出勇敢的一步。
書中以具體的案例一一破解讓你原地踏步的行為,
更進一步提供你具體可行的簡單方案,
只需一轉念,改變自己,從當下開始。

成就的障礙

在我們的文化中,成就的推動力來自最具自我破壞性的四個字:全力以赴。 
這句話便是罹患「成就焦慮症」者的基礎信念:不論做任何事,都要全力以赴。
用中速騎腳踏車,或以一般的步伐在公園裡散步,有什麼不對? 
何不在日常生活中做些你單純想做的活動,有些時候才做要充分發揮毎人能力的事。 
「全力以赴焦慮症」使你不去嚐試新活動,也無法享受舊活動。


練習:
故意不追求某件事的成功。輸了一場網球賽,畫壞一幅畫,你就真的是個差勁的人嗎?
又或者,你還是有價值的人,而剛才只是享受了某種快的活動?



 文字摘自:為什麼你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

失敗

在我們的社會中,對失敗的恐懼非常強大,
從童年時期就被灌輸,而且通常會在一生中如影隨形。

不過,你聽到以下這句話,可能會很驚訝:失敗並不存在。
失敗只是別人對某一項行動應該如何完成的意見。
如果你認為沒有一項行動必須照別人指示的特定方式執行,那麼你就不可能失敗。
但有些狀況是:你根據自己的標準,認為在某項特定的工作上失敗。
此時的重點在於,你不該把該行動和自我價值畫上等號。
經過特別努力而未成功,並不代表你這個人失敗,只是在那個持別的當下,那一項特別的嘗試未竟全功而已。

 試想用失敗來描述某種動物的行為吧。
如果有一隻狗吠了十五分鐘,某人說:「牠實在很不擅長吠叫,我給打七十分。」
這話真可笑!動物是不可能失敗的,因為不會有人去評估自然行為。
 蜘蛛結網,沒有所謂成不成功;
貓抓老鼠,如果試一次沒抓成,就會試著再追另一隻,而躺在那麼哀嗚, 抱怨這一隻跑掉了,也不會因為失敗而精神崩潰。
自然行為就是這麼簡單!
所以,何不把這一套邏輯套用到你自己的行為上,讓自己擺脫失敗的恐懼。

生活中,選擇那些對你重要的事,全力以赴;至於生活中其它事情,只要去做就好了。
你永遠不會達到最好,因為完並不是人類的屬性。


練習:
不要讓你的信念使你停滯不前。因為過往經而相信某事,並堅持這種信念,是一種逃避現實的行為。重要的是現在,現在的事實不是過去的事實。不要根據你過去的信念來評估你現在的行為,而是以你現在所經歷一切作為評估標準。
讓自己親身體驗,不要以過去的信念來改變你的現實情況,那麼你將現,未知的領域是一毎很奇妙的地方。



 文字摘自:為什麼你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

2016年8月14日 星期日

別被名或利所累

享有某種程度聲譽的人被嚴重地困住了, 
因為他們什麼也不能做--他們不能拿自己的聲譽來冒險,他們害怕。 
他們不快樂,他們不知道幸福是什麼,
他們不清楚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但他們有很高的聲譽,
所以他們就緊抓著自己的聲譽,然後們就死了。 
他們從來沒活過,他們開始活之前就死了。
 很多人在曾經活過之前就死了。

 回憶童年,那時的你還沒有聲譽,
你還可以做瘋狂的事, 你純真無邪,沒有受到社會腐化,
 你還沒有學會這世界旳任可詭計,
 你還超凡脫俗、不媚俗。 這是你的人生啊! 

聲譽或金錢都是愚蠢的報酬,不是真正的報酬,別被騙了。
 聲譽不能拿來吃,錢不能拿來吃,名望也不能會來吃。 
如果你夠聰慧,你就會了解你要活出自己的人生,
 你不用管其他的東西、其他的考量完全沒有意義。 

這是你的人生,你必須活得忠於自己、充滿愛心, 
懷抱極大的熱忱和慈悲,擁有極大的活力。 
你必須成為幸福的浪潮,不管你要怎麼做才能得到它,你都去做。

 停止那些錯誤的路徑,你停止往那些錯誤的方向前進,
那都是社會強迫你、說服你、引誘你走進去的。 
你掌握自己的人生,你成為自己的主人。
你決定按照自己的意思過自己的人生。 

我不是叫你要不負責任,
當你開始過著為自己人生負責的生活, 
你會不只在乎自己,你也在乎別人,但是方法完全不同。
 你在乎別人, 但現在的你會非常小心不去干涉別人的生活。 
你不允許任何人干涉你生命,你也很自然地不想去干涉別人的生活。
 你不要任何人領導你的生活,也不想你的生活變成由導遊帶團的旅遊。 
你想要自己探索,你也允許他人自由自在地探索。
 你愛自己,你也允許別人愛自己。

 文字摘自:孩童,作自己的自由

人生,我這麼想...

就靈魂的角度而言,
 沒有人會被當,每個人都會過關,
 只是說有些人速度比較快,有些人稍懶一點點。

 失敗這個念頭會創造出很深的自卑創傷, 
成功這個念頭也會創造出另一種病態,優越感的病。 

沒有人比較劣等,也沒有人比較優等。
 你就只是你自己,沒有辦法加以比較。



 文字摘自:孩童,作自己的自由

石頭?障礙、思考

你走在一條路上,路上有一塊很大的石頭。 
現在,這是一個障礙,你可能走到這裡就回來了,心想這條路到此為止。 
但如果你爬上這塊石頭,一條新的路便出現了,
而且這條路和之前比較低的那條路有截然不同的層次,有新的層面展開。

不聰慧的人會把石頭當成障礙,就轉頭回去了,
聰慧的人會把石頭當成梯子來用。

而智性、智慧和我們所謂的思維力是截然不同的。
小孩的思維力如果不加以訓練,他就會一直處於動物的狀態。
他們不會有智慧,會一直像野生動物。
當然,他們是不會有思維力的障礙,但是他們手中也就沒有了可以往上的方法。
就物體本身來講,石頭並不是一個障礙,梯子也不是一種協助。

小孩都要接受思維力的訓練,
無知的人的思維力從來沒有受過訓練;
學者的思維力受過了訓練,但他無法有所超越;
智者不只訓練思維力,他還設法超越了它。

 閃避是沒有幫助的,你必須要穿越。
 你走過的體驗都會讓你更強壯,讓你發光。


 文字摘自:孩童,作自己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