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萬惡人資主管的良心建言』
當你在職場上必須說一些話的時候,你說出口的到底是一句得宜的話,還是一句損人不利己的話呢?這往往決定了你的人際關係處理得好不好。
有一個例子。有一天,公司更換無線網路環境設定,當時我(人事主任)正在海外出差,出差回來第一天的第一場會議,我發現我的筆記型電腦不能上網了,但我不知道原因。左右問了一下其他與會的主管,所有主管當中,就只有我的電腦不能上網,當下有一位同事就先發難了:「這你還不了解公司的決定嗎?唉呀!作高階主管的人要知所進退啊........」這當然是一句開玩話,但,這樣真的好笑嗎?
2015年12月7日 星期一
2015年12月6日 星期日
工作心理學:人際交往
摘自『萬惡人資主管的良心建言』
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
有一位主管,那明明是別人作東的飯局,他卻舉著酒杯到處和別人敬酒,儼然自己才是飯局的主人,甚至最還有一點酒醉失態。吃完那一頓飯後,公司的幾位外籍高階主管私下都表示對那位主管的印象大打折扣。只是當然沒有人會明白將這個意見告訴那位主管,而他大概永遠都不道為什麼自己在那場餐會之後的幾年內,職涯發展始終不太順利,一直到他決定離職為止。
男外,有些人只是做了一點點小事,卻把自己的工作形容得如登天一般的難度,自己在其中又是如何地厥功甚偉;有些人很努力工作,成功了以後卻淡淡地把成就都歸功於整個團隊,以及天時地利。如果你是前者,你的人綠很差;或如果你是後者,所以人緣很好,這........會讓人訝異嗎?
有些人總是想到「別人」,有些人總是想到「自己」,這大概是一個人會受人喜歡或受人討厭的重要分界吧。
總之一句話: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
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
有一位主管,那明明是別人作東的飯局,他卻舉著酒杯到處和別人敬酒,儼然自己才是飯局的主人,甚至最還有一點酒醉失態。吃完那一頓飯後,公司的幾位外籍高階主管私下都表示對那位主管的印象大打折扣。只是當然沒有人會明白將這個意見告訴那位主管,而他大概永遠都不道為什麼自己在那場餐會之後的幾年內,職涯發展始終不太順利,一直到他決定離職為止。
男外,有些人只是做了一點點小事,卻把自己的工作形容得如登天一般的難度,自己在其中又是如何地厥功甚偉;有些人很努力工作,成功了以後卻淡淡地把成就都歸功於整個團隊,以及天時地利。如果你是前者,你的人綠很差;或如果你是後者,所以人緣很好,這........會讓人訝異嗎?
有些人總是想到「別人」,有些人總是想到「自己」,這大概是一個人會受人喜歡或受人討厭的重要分界吧。
總之一句話: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
2015年12月5日 星期六
工作心理學:分寸
摘自『萬惡人資主管的良心建言』
這些問題看起來都是小事,但有些時候,一個人會獲得眾人的喜歡或討厭,偏偏就是從這些小地方累積起來的。
與其讓別人覺得:「我們有這麼熟嗎?」
還不如讓別人覺得:「拜託,我們哪有這麼生疏!」
與其讓別人覺得:「你也未免太不客氣了吧?」
還不如讓別人覺得:「你幹嘛這麼客氣啊!」
或是我們可以簡單用兩個字來說明一切,那就是「分寸」。
中國人說「分寸」二字實在是有學問。
從這兩個字的字面義就充分說明了,這些其實都是非常枝微末節的小事。
這些問題看起來都是小事,但有些時候,一個人會獲得眾人的喜歡或討厭,偏偏就是從這些小地方累積起來的。
這些問題看起來都是小事,但有些時候,一個人會獲得眾人的喜歡或討厭,偏偏就是從這些小地方累積起來的。
與其讓別人覺得:「我們有這麼熟嗎?」
還不如讓別人覺得:「拜託,我們哪有這麼生疏!」
與其讓別人覺得:「你也未免太不客氣了吧?」
還不如讓別人覺得:「你幹嘛這麼客氣啊!」
或是我們可以簡單用兩個字來說明一切,那就是「分寸」。
中國人說「分寸」二字實在是有學問。
從這兩個字的字面義就充分說明了,這些其實都是非常枝微末節的小事。
- 別人請吃飯時應該點什麼價位的菜色?
- 拜訪別人時應該提早多久抵達?
- 可以發紅白帖給什麼等級的朋友?
- 什麼情況下可以開個玩笑而不得罪人?
- 今天的場合讓穿什麼樣的衣服?
- 去參加這個朋友的婚禮該包多少禮金?
這些問題看起來都是小事,但有些時候,一個人會獲得眾人的喜歡或討厭,偏偏就是從這些小地方累積起來的。
2015年12月4日 星期五
工作心理學:升遷
摘自『萬惡人資主管的良心建言』
請理解一點,抱怨和建議是不一樣的。我自過一些員工,工作表現很不錯,所交付的任務也都能如期完成,但比較糟糕的地方是:常常跟其他同仁一起抱怨公司。
原諒我這樣說,主管也是凡人,不管我們這些當主管的人有多麼心胸寬大,你私下針對我的缺點給我建議是一回事,和其他同事一起高談闊論我在哪些地方處置不當是完全的另外一回事。沒有主管會希望自己轄下有一個會在公開場合唱衰這個部門的部屬,更別提還升遷這個員工以為鼓勵。這是很簡單的人性。
我在職涯中遇過不只一次,單位主管提出要晋升轄下某一位員工,而總經理對這個申請案的疑慮是:「某某某?是不是上回在員工大會中質詢公司策略的傢伙?」
就算不談你的直屬主管是不是一個寬宏大量的人,如果你在公司裡的形象就是個能力還不錯,但一肚子抱怨的員工,你的直屬主管要在升遷上替你背書,是要承擔相當程度的風險的。
我會說,和直屬主管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績效不差、在工作態度上積極主動、在公司內有一些人脈、對公司的政策正面樂觀,這些大概會是讓你更接近升遷的必要條件。
升遷:七分靠實分、二分靠人脈、一分靠表演。
請理解一點,抱怨和建議是不一樣的。我自過一些員工,工作表現很不錯,所交付的任務也都能如期完成,但比較糟糕的地方是:常常跟其他同仁一起抱怨公司。
原諒我這樣說,主管也是凡人,不管我們這些當主管的人有多麼心胸寬大,你私下針對我的缺點給我建議是一回事,和其他同事一起高談闊論我在哪些地方處置不當是完全的另外一回事。沒有主管會希望自己轄下有一個會在公開場合唱衰這個部門的部屬,更別提還升遷這個員工以為鼓勵。這是很簡單的人性。
我在職涯中遇過不只一次,單位主管提出要晋升轄下某一位員工,而總經理對這個申請案的疑慮是:「某某某?是不是上回在員工大會中質詢公司策略的傢伙?」
就算不談你的直屬主管是不是一個寬宏大量的人,如果你在公司裡的形象就是個能力還不錯,但一肚子抱怨的員工,你的直屬主管要在升遷上替你背書,是要承擔相當程度的風險的。
我會說,和直屬主管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績效不差、在工作態度上積極主動、在公司內有一些人脈、對公司的政策正面樂觀,這些大概會是讓你更接近升遷的必要條件。
升遷:七分靠實分、二分靠人脈、一分靠表演。
2015年12月3日 星期四
工作心理學:抱怨分享
摘自『萬惡人資主管的良心建言』
找一家餐廳向三五好友抱怨公司同事是一回事,在網路上寫一篇文章包怨公司則是另外一回事。如果不能拿捏這之間的分寸,總有一天會變成一場災難。
有一些職場專家建議大家不要和公司同事分享自己的部落格網址或臉書帳號,甚至不要網路上談論公司的是非。這對時下的年輕人來說大概有一點難,但我想要建議大家的反而是:你在發表一篇談到公司主管或同事的文章前,都先想一想,如果讓公司裡的同事看到了,他們心裡作何感想?會不會反而讓你自己造成困擾?
多想一下,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就可以因此消失了。
找一家餐廳向三五好友抱怨公司同事是一回事,在網路上寫一篇文章包怨公司則是另外一回事。如果不能拿捏這之間的分寸,總有一天會變成一場災難。
有一些職場專家建議大家不要和公司同事分享自己的部落格網址或臉書帳號,甚至不要網路上談論公司的是非。這對時下的年輕人來說大概有一點難,但我想要建議大家的反而是:你在發表一篇談到公司主管或同事的文章前,都先想一想,如果讓公司裡的同事看到了,他們心裡作何感想?會不會反而讓你自己造成困擾?
多想一下,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就可以因此消失了。
2015年12月2日 星期三
工作心理學:人生快樂
摘自『萬惡人資主管的良心建言』
如果每一個人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那麼人生其實可以過得很愜意。
人生很多時候之所以不能順心如意,往往是因為有人沒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如果你是員工,請記得一件事:批評老闆或同事不會有任何建設性,更不用提在公開地方,向不特定人批評自己的老闆或同事。
如果你是老闆或主管,請記得另一件事:你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愛戴和好評,自我反省以及幽默地看待別人的批評,則是一定要學習的修養。
如果每一個人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那麼人生其實可以過得很愜意。
人生很多時候之所以不能順心如意,往往是因為有人沒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如果你是員工,請記得一件事:批評老闆或同事不會有任何建設性,更不用提在公開地方,向不特定人批評自己的老闆或同事。
如果你是老闆或主管,請記得另一件事:你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愛戴和好評,自我反省以及幽默地看待別人的批評,則是一定要學習的修養。
訂閱:
文章 (Atom)